少焉步到临流寺,鹳鹤飞鸣满夕阳。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游临流寺

唐·韦应物

少焉步到临流寺,鹳鹤飞鸣满夕阳。

古木深藏山寺路,钟声遥出白云乡。

松风清冽飘衣袂,溪水潺湲绕石廊。

此地幽深藏胜境,何须远游觅仙乡。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淡淡哀愁。

译文

不久我步行到达临流寺,夕阳下鹳鹤飞舞鸣叫,古老的树木深深掩映着通往山寺的小径,悠远的钟声从白云缭绕的深处传来,清冽的松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袂,溪水潺潺绕过石廊流淌,这里幽静深邃,藏着如此美妙的胜景,我又何必远游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临流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以及鹳鹤在夕阳下飞舞鸣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颔联通过“古木”和“钟声”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幽静和深远,颈联则以“松风”和“溪水”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自然风光的清新与和谐,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认为无需远游即可在此找到心灵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临流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鹳鹤、夕阳、古木、钟声、松风、溪水等,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在仕途失意之际,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临流寺时所作,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淡淡哀愁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在仕途失意之际,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