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茉莉
宋·杨万里
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
近看琼枝似寒雪,老眼看花抵雾中。
远来移得清凉国,少住偏宜淡月天。
寥寥鼻观与香通,一一心期共醉同。
(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选取了包含“老眼看花抵雾中,寥寥鼻观与香通”两句的段落进行展示,并稍作调整以形成完整的意境,实际上这两句在原诗中并不连续出现,但可视为对茉莉花的共同描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后人誉为“诚斋体”。
译文
(针对选取段落)
露水洗涤出茉莉花通体的洁白,如同沉水香一般熏染出它换骨的香气,近看它的枝条如同寒雪般晶莹,老眼昏花的我看花就像在雾中一般朦胧,这茉莉花仿佛是从清凉之国远道而来,最适合在淡月之夜稍作停留,我的嗅觉与这香气相通,心中充满了与花共醉的期待。
释义
露华洗出通身白:形容茉莉花经过露水的洗涤,全身洁白无瑕。
沈水熏成换骨香:沈水即沉香,此句形容茉莉花的香气如同沉香一般,能使人精神焕发,仿佛脱胎换骨。
老眼看花抵雾中:表达了作者因年老眼花,看花时如同在雾中一般模糊的感受。
寥寥鼻观与香通:形容作者通过嗅觉与茉莉花的香气相通,感受到了花的美丽与芬芳。
赏析
这首诗以茉莉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茉莉花的洁白、香气以及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首句“露华洗出通身白”以露水洗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茉莉花的洁白无瑕;次句“沈水熏成换骨香”则以沉香的香气为比,突出了茉莉花香气的浓郁与独特,后两句“老眼看花抵雾中,寥寥鼻观与香通”则表达了作者因年老眼花而看花模糊的感受,以及通过嗅觉与茉莉花香气相通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
杨万里一生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融入诗歌之中,这首《茉莉》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清晨或夜晚,独自欣赏茉莉花时所作,面对洁白无瑕、香气扑鼻的茉莉花,他心生感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