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今居閒百无念,夜半始寝起及暾”,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晨起》,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晨起
宋·陆游
我今居閒百无念,夜半始寝起及暾。
四旁阒寂人声断,数里空蒙云气昏。
病体畏寒犹著絮,老心忧国欲忘言。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温。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我现在生活闲适,心中没有什么挂念,半夜才睡觉,早晨太阳初升时才起床,四周寂静无声,人声断绝,几里之外云雾弥漫,天色昏暗,我因为病体畏寒还穿着棉衣,虽然年老但心中仍然忧虑国家大事,却欲言又止,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呢?那时,月光洒满松树,小路自然温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归隐田园的愿望,诗中“居閒百无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夜半始寝起及暾”则描绘了诗人生活作息的随意与自在,尽管生活闲适,诗人心中仍不忘国家大事,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诗中“病体畏寒犹著絮,老心忧国欲忘言”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忧虑,而“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温”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灰意冷,对仕途失去了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向往闲适的田园生活,希望通过归隐田园来摆脱政治上的烦恼和束缚,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