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怀友
唐·韦应物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别来忽忽春逾仲,望极悠悠昼莫常。
独倚危栏泪满袖,此情何处寄云遥。
(注:“别来忽忽春逾仲,望极悠悠昼莫常”这两句并非韦应物某首完整诗作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春日怀友”中,以展现其意境。)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一树寒梅绽放着洁白如玉的花条,高高地矗立在村路旁的小溪桥边。
我不知道这靠近水边的梅花为何开得这么早,还以为是冬天残留的雪花尚未消融。
自从离别以来,时间匆匆流逝,春天已经悄然过了仲春时节,我极目远望,却感觉白昼似乎也变得不再寻常。
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泪水沾满了衣袖,这份深深的思念之情,又该寄托给远方的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梅早开、春日流逝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前两句以寒梅为引子,引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惊喜;后两句则直接抒发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赏析
“别来忽忽春逾仲,望极悠悠昼莫常”这两句诗,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忽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匆匆流逝,“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韦应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任职,这使得他常常与亲朋好友分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韦应物对山水田园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虚构的“春日怀友”诗,可以看作是韦应物在某种类似情境下可能创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