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炉烟袅袅供吟笔,竹影萧萧入梦眠。

身外功名空自惜,世间荣辱不须怜。

只今惟有西窗月,曾见前朝宰相贤。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闲暇时我向着晴朗的窗户,用书本遮挡着老去的双眼,这样的日子也足以陪伴我结跏趺坐,参悟禅机,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伴随着我吟诗作赋的笔端,窗外竹影萧萧,伴我进入梦乡,身外的功名富贵我早已看淡,世间的荣辱得失也无需挂念,如今只有西窗外的那轮明月,还曾见证过前朝宰相的贤德与风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通过“闲向晴窗遮老眼”与“亦堪时伴结跏禅”两句,展现了诗人以书为伴,参禅悟道的闲适心境,炉烟与竹影,既是生活环境的写照,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感慨。

赏析

陆游此诗以其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超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前两句以“闲”字贯穿,既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悠闲,又透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炉烟与竹影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使全诗在闲适之中又蕴含了深沉的哲理。

创作背景

陆游晚年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最终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坚韧与超脱,在闲居的日子里,诗人以书为伴,参禅悟道,寻找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