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同登我有诗,可怜同去阻同归。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悼亡诗

朝代:清代

作者:沈德潜

雪里同登我有诗,可怜同去阻同归。

梁园日暮乱飞雪,极目苍茫独掩扉。

作者简介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屡试不第,后得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德潜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诗学研究,主张格调说,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其著作丰富,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传世。

译文

在雪中我们一同登高,我曾为此写下诗篇,

可叹的是,我们一同出发,却未能一同归来。

梁园里暮色苍茫,大雪纷飞,

我独自望着这无边的景象,掩上了柴扉。

释义

这首诗是沈德潜为悼念亡友或亲人所作,首句“雪里同登我有诗”回忆了与亡者一同在雪中登高的美好时光,并提及自己曾为此情景赋诗,次句“可怜同去阻同归”则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哀伤,指出虽然一同出发,却因故(可能是亡者去世)无法一同归来,后两句“梁园日暮乱飞雪,极目苍茫独掩扉”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以梁园(泛指园林或故地)的暮色和纷飞的大雪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苍茫景象,掩上柴扉的孤独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共归的悲痛,诗中“雪里同登”与“极目苍茫独掩扉”的对比,既展现了昔日共游的美好,又凸显了今日独处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反差,诗人以“梁园日暮乱飞雪”为背景,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苍茫与萧瑟,也寓含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沈德潜在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友人或亲人后,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清代,沈德潜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无疑会丰富他的诗歌创作,这首诗正是他在面对人生离别和失去亲人或友人的痛苦时,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情感、寄托哀思的佳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