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哉怀玉山边路,准拟重看召节时。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归哉怀玉山边路

宋·岳飞

归哉怀玉山边路,准拟重看召节时。

旧友凋零心欲碎,故人零落梦难追。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此诗为后人根据岳飞的事迹与情感所创作,并非岳飞原作,但符合题目要求的风格与意境,故以此为例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岳飞(此处为后人假托之名,实际岳飞并未创作此诗)

朝代:宋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精通韬略,武艺高强,治军严明,其军纪严明、作战勇猛的特点为后世所传颂,岳飞一生致力于抗击金军,恢复中原,但最终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等人陷害致死。

译文

归去吧,那怀玉山边的道路,我曾打算再次踏上,手持朝廷的节杖,重振军威,但如今,旧日的朋友已纷纷凋零,心中悲痛欲绝;故人散落天涯,梦境也难以追寻,青山有幸能够埋葬忠臣的遗骨,而白铁无辜却被铸成奸臣的雕像,我壮志未酬便身先死,这让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泪湿衣襟。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旧友的怀念,同时透露出对奸臣当道、忠良受屈的愤慨与无奈,诗人以“归哉怀玉山边路”起兴,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向往,但现实却是“旧友凋零”、“故人零落”,令人痛心疾首,最后两句“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将个人的悲剧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悲壮的英雄气概。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诗人通过“归哉怀玉山边路”这一意象,巧妙地勾起了读者对诗人往昔岁月的遐想与怀念,而“旧友凋零”、“故人零落”等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悲壮的英雄气概,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饱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并非岳飞原作,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后人根据岳飞的事迹与情感所创作的一首诗歌,岳飞一生致力于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伟业,但最终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等人陷害致死,这一悲剧性的结局不仅让岳飞本人深感遗憾和无奈,也让后人深感痛惜和愤慨,后人创作此诗以表达对岳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