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上殿札子

宋·范仲淹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

圣主垂衣明至治,群贤稽首颂陶唐。

日边红杏依云栽,天上碧桃和露香。

愿得长随明主去,五湖烟水共徜徉。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范仲淹虽有多篇奏章与诗文传世,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而是根据关键词构思而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仲淹(989年-105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主张改革,是“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范仲淹的诗文俱佳,其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译文

听说有人向皇上呈上了密封的奏章,除了在皇帝面前屈膝陈言外,我怎敢擅自宣扬,圣明的君主穿着衣裳治理国家,展现出至高的德政,群臣恭敬地稽首颂扬着上古圣王陶唐的功绩,日边的红杏依偎着云彩生长,天上的碧桃带着露珠散发着芳香,我希望能长久地跟随英明的君主,一同在五湖四海的山水间自由徜徉。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清明、君主圣明的赞美,以及自己愿为国家效力、随君主共进退的忠诚之心,首联通过“上封章”和“造膝言”两个细节,展现了臣子向君主进言的谨慎与忠诚;颔联则直接颂扬了君主的圣明与德政;颈联以自然景物为喻,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愿与君主同甘共苦、共赴天下的决心。

赏析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又展现了其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中“圣主垂衣明至治”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以下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此诗可能创作于范仲淹仕途中的某个阶段,当时他或许正身处朝廷,亲眼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内心充满了对君主的敬仰与对国家的热爱,他也可能正面临着一些政治挑战或改革任务,因此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效力、随君主共进退的决心与信念,在虚构的背景下,此诗不仅展现了范仲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高尚的政治品格和人生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