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王翰
帝道遐通物,皇恩乃被蛮。
遐荒回日月,窀穸掩山川。
勒石燕然上,铭功大漠间。
但见诏除频宠渥,是知明圣识忠良。
旌旗按部曲,文武耀干将。
暮雨朝云去,飞蓬落叶黄。
风前别恨长,寒雁一行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翰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性格豪放不羁,能文善诗,尤其擅长绝句,其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情感真挚,风格奔放,王翰的代表作之一是《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名句广为流传。
译文
皇帝的道路通向远方,使万物都沐浴在皇恩之中,就连蛮荒之地也感受到了日月的光辉,在陵墓中安息的人们,他们的山川也被皇恩所覆盖,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在大漠之间铭刻功勋,只见皇帝频繁地颁发诏书,赐予宠信和厚待,由此可知圣明的君主能够识别忠良之士,旌旗飘扬,按照部曲的编制排列,文武官员都闪耀着干将般的光芒,傍晚的雨水伴随着早晨的云彩离去,飞蓬和落叶都染上了黄色,在风前离别的愁恨如此之长,一行行的寒雁在空中飞过。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皇帝派遣张说巡边的盛况,以及皇帝对忠良之士的赏识和厚待,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军队的威武气势,展现了唐朝的强盛和皇帝的英明,也表达了诗人对忠良之士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皇帝英明和忠良之士的赞美,首联和颔联通过“帝道遐通物,皇恩乃被蛮”等句,展现了皇帝的恩泽广被四方,连蛮荒之地也感受到了皇恩的温暖,颈联“但见诏除频宠渥,是知明圣识忠良”则直接点明了皇帝对忠良之士的赏识和厚待,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尾联则以“风前别恨长,寒雁一行行”作结,以景结情,将离别的愁恨和寒雁的飞行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为应和皇帝送张说巡边而作,张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任宰相,并多次出使边塞,为唐朝的边疆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皇帝派遣张说再次巡边时,王翰为应和皇帝的诗作而写,通过这首诗,王翰不仅表达了对张说的赞美和祝愿,也展现了唐朝的强盛和皇帝的英明,也体现了诗人对忠良之士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