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江东
宋·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身在江西尽处山,江东家住几时还。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凭啼鴂。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词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其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站在江的西岸,视线被烟雾笼罩的树林所阻隔,望不见江东的路,我此刻身处江西最深处的山中,不知何时能回到江东的家中,那飘零的落花片片飞散,都没有人来管顾;更何况,还有那杜鹃鸟在凄厉地啼叫。
释义
这首词以江水、烟树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描绘了词人眼前的景象,江水、烟树构成了一幅朦胧的画面,暗示了词人内心的迷茫与惆怅,次句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身处异乡,归期无望,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愁,后两句通过落花和杜鹃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悲凉心境。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江水、烟树、落花、杜鹃鸟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从而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词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如“身在江西尽处山,江东家住几时还”一句,既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又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黄庭坚被贬谪至江西之时,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至偏远之地,在贬谪期间,他远离家乡,饱受思乡之苦,这首词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