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三叹不知罢,梅花落尽兰未馨。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叹花

唐·杜牧

临风三叹不知罢,梅花落尽兰未馨。

长愁晓露滴花枝,似泪凝眸向人倾。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面对清风,我连连叹息,不知何时才能停歇,只见梅花已经落尽,而兰花却还未散发出芬芳,我时常忧虑清晨的露珠滴落在花枝上,那露珠仿佛凝聚的泪水,向着人们倾诉着哀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首句“临风三叹不知罢”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无尽叹息,次句“梅花落尽兰未馨”则以花喻时,暗示时光流逝而美好未至的遗憾,后两句进一步以“晓露滴花枝”的具象描写,比喻内心的愁苦与哀伤,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与无奈,首联以“临风三叹”开篇,奠定了全诗哀愁的基调;颔联通过对比梅花的凋零与兰花的未开,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美好的短暂;颈联与尾联则通过具象的描写,将诗人的愁绪具象化为“晓露滴花枝”的凄美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牧抒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杜牧也不例外,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生活上也经历了诸多变故,这些经历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在这首诗中,杜牧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情,他的内心充满了愁苦与哀伤,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