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巧缀烟霞日月形。
影薄谁停绣幄看,香多自绕画屏凝。
不须更把闲枝叶,乱缀春山翠几层。
试遣折梅巡野圃,少须酌茗坐僧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书法家,他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生于北宋初年,自幼聪颖好学,但性格孤高自好,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一生未入仕途,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其诗文书画皆有所成,尤以咏梅诗著称,被誉为“梅妻鹤子”的典范。
译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节选)
剪碎的丝绸般的花瓣如同点点酥凝,巧妙地点缀着烟霞日月般的形态,稀疏的影子谁还会停步在绣幄前欣赏,芬芳的香气自然绕着画屏凝聚不散,不需要再添加那些闲散的枝叶,去扰乱春山上那几层翠绿的景致,试着折一枝梅花去巡游野外的园圃,片刻之后,便坐在僧人的窗前,悠闲地品着茶。
释义
此诗继续描绘了山园中小梅的美丽与高雅,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展现了梅花独特的韵味和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诗人以“剪绡零碎点酥凝”形容梅花的形态之美,以“巧缀烟霞日月形”描绘其色彩之奇,接着通过“影薄”、“香多”等词句,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神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折梅赏景、品茗静坐的高雅情趣。
赏析
这首诗是林逋咏梅诗中的佳作,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形态、色彩、神韵等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园之中,与梅花共舞,诗人也通过折梅、品茗等动作,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未入仕途,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他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赞美,因此创作了大量的咏梅诗,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山园中的梅花,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也可以体会到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