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行路难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

但使此心无有碍,天涯何处不逢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世间的快慢原本就是相同的归宿,不要问到达大路还有多少路程,只要心中没有阻碍,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春天的美景。

释义

“世间迟速元同致”意味着无论事情进展得快慢,最终都会达到相同的结果或目的地;“莫问到衢今几程”则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关注眼前的距离或困难,而应放眼长远;“但使此心无有碍”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无障碍是面对人生挑战的关键;“天涯何处不逢春”则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态积极,总能找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行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看法,首句“世间迟速元同致”直接点出主题,即世间万物的快慢、成败最终都是相同的归宿,暗示人们不必过于在意一时的得失,次句“莫问到衢今几程”则进一步强调,不要过于关注眼前的困难和挑战,而应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后两句“但使此心无有碍,天涯何处不逢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积极心态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道路的看法和态度,通过这首诗,他希望能够激励自己和其他人保持一种豁达、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一种人生哲理,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积极,总能找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