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的解释

大公无私是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这个成语形容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即在处理事务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完全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或私利。

1、大公无私的释义

大公无私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公正,不偏不倚,不考虑个人私利,完全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大公无私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贾谊传》,原文为“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虽然“大公无私”这一具体表述可能不是直接出自此处,但“公而忘私”等类似表述已经蕴含了大公无私的精神,后世逐渐演化为“大公无私”这一成语。

3、大公无私的例句

他在工作中始终秉持大公无私的原则,从不因个人情感或利益影响决策,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信任。

4、大公无私的分解解释

- “大”表示程度深、范围广;

- “公”指公正、公平,与私利相对;

- “无”表示没有;

- “私”指个人的利益、欲望。

“大公无私”整体意思是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只追求公正公平。

5、大公无私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那些在处理事务时能够超越个人利益,以公众利益为重的人或行为。“他是一位大公无私的领导者,总是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

6、大公无私的示例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大公无私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他们的行为是这一成语的生动体现,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抗疫一线,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7、大公无私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克己奉公(克制自己的私欲,全心全意地为公众服务)、天下为公(把天下当作公有的,指天下万民都是主人)、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 反义词: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徇私舞弊(为了私情、私利而做违法乱纪的事)。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