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凌霜的成语解释是指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坚贞不屈。
1、傲雪凌霜的释义:
傲雪凌霜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植物(尤其是梅花等)依然能够傲然挺立,不畏严寒,展现出坚韧不拔、高洁不屈的精神风貌,也常用来比喻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坚强的意志。
2、傲雪凌霜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杨无咎的《柳梢青》词:“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原句通过赞美植物在严冬中的坚韧,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3、傲雪凌霜的例句:
“他就像那傲雪凌霜的梅花,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4、傲雪凌霜的分解解释:
- 傲:表示高傲、不屈服。
- 雪:指冬天的雪花,象征严寒。
- 凌:超越、凌驾的意思。
- 霜:指秋末冬初的霜冻,也是寒冷的象征。
整个成语合起来,就是形容在严寒中依然能够傲然挺立,不屈不挠。
5、傲雪凌霜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宾语,用于赞美某人或某物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的坚韧和高洁。“他傲雪凌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傲雪凌霜的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梅花常被用作傲雪凌霜的象征,如古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里的梅花就是在严寒中独自绽放,展现了傲雪凌霜的精神。
7、傲雪凌霜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畏艰难等,都表示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 反义词:畏首畏尾、胆小如鼠、随波逐流等,表示在困难面前退缩、没有主见或容易改变立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