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云洞
唐·张又新
云在青山自往还,鹤穿云外上青天。
何时得遂平生志,归卧云泉养浩然。
作者简介
张又新,唐代诗人、官员,生卒年不详,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西南)人,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及第,历官左补阙、江南转运使判官、尚书司门员外郎等职,张又新工于诗,擅长律绝,与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有交往,但其作品多已散佚,今存诗不多。
译文
白云在青山之间自由自在地往来飘荡,仙鹤穿越云层直上青天。
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我平生的志向,归隐山林,在云雾缭绕的泉水边涵养浩然之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云鹤自在飞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山林、修养身心的渴望,首句“云在青山自往还”描绘了白云在青山间自由飘荡的画面,次句“鹤穿云外上青天”则进一步以仙鹤的飞翔象征高远的志向和超脱的境界,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浩然之气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云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首句“云在青山自往还”以自然景象入手,营造出一种宁静、自在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鹤穿云外上青天”则通过仙鹤的飞翔,进一步升华了这种自由、超脱的意境,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浩然之气的追求,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山林、修养身心的渴望,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生活方式,而张又新作为一位官员和诗人,可能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影响,个人经历中的挫折和不如意也可能促使他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首诗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