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目胥门成语的解释是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遭谗被杀,临死前他要求挖出眼睛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以便亲眼看到越国军队灭掉吴国,后来用此典形容人忠心愤激到了极点。
1、抉目胥门的拼音:
jué mù xū mén
2、抉目胥门的释义:
抉目胥门是一个典故性的成语,源自古代中国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而逃亡至吴国,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伍子胥的尸体被越王勾践悬于城门之上,其双眼被挖出,挂在城门上示众,以示对吴国忠臣的侮辱,抉目胥门因此象征着忠臣的悲惨遭遇和极端的忠诚。
3、抉目胥门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是描述伍子胥悲惨结局的经典故事。
4、抉目胥门的例句:
“他一生为国尽忠,却落得抉目胥门的下场,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5、抉目胥门的成语用法:
抉目胥门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形容忠臣因忠诚而遭受极端不幸的遭遇,它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用于表达对忠臣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6、抉目胥门的示例:
在历史的长河中,抉目胥门的故事成为了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永恒象征,它提醒人们,忠诚可能会带来不幸,但背叛则永远无法洗去内心的污点。
7、抉目胥门的近义词:
由于抉目胥门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成语,其近义词可能难以完全对应,但“忠而见弃”、“含冤而死”等成语可以部分表达其含义,即忠诚却遭受不幸。
8、抉目胥门的反义词:
抉目胥门的反义词可以是“功成名就”、“善始善终”等,这些成语表达的是成功和圆满的结局,与抉目胥门所代表的悲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
抉目胥门作为一个成语,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是作为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被提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