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君宫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湘君宫殿洞庭湖,幽篁古木龙所都。
烟波浩渺接天际,云雨苍茫掩翠梧。
玉笛声声传远客,瑶琴曲曲绕芳芜。
神女不来空自叹,秋风飒飒泪沾裾。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湘君的宫殿坐落在洞庭湖畔,四周环绕着幽深的竹林和古老的树木,这里是龙神居住的地方,湖面烟波浩渺,仿佛与天边相接,云雨苍茫之中,翠绿的梧桐树若隐若现,玉笛声声传来,似乎在向远方的客人诉说着什么,瑶琴的曲调则萦绕在芬芳的草地上,神女并未到来,只留下诗人独自叹息,秋风飒飒,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君宫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神女的期盼与失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湘君宫作为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而神女的未至,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湘君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诗人运用“幽篁古木”、“烟波浩渺”、“云雨苍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人通过“玉笛声声”、“瑶琴曲曲”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神女的未至,使得诗歌在美丽的背后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与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相呼应,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对现实社会充满了失望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君宫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神女的期盼与失落,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湘君宫作为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而神女的未至,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叹息,这首诗不仅是对神话传说的再创作,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