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石坛雨长碧苔藓,水屋风动青珊瑚。
林深无人鸟相语,涧浅有石水自呼。
老来百事懒慢极,只愿无事日徜徉。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外患频仍的年代,他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诗歌作品数量惊人,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译文:
石砌的祭坛因雨水滋润长满了碧绿的苔藓,水边的房屋在风中摇曳,屋角挂着的青色珊瑚状装饰物随风摆动,树林深处寂静无人,只有鸟儿在相互交谈,山涧水浅,石头露出水面,水流发出潺潺的声响,我年岁已高,对世间百事都已变得懒散至极,只愿在这宁静的山居中无所事事,悠然自得地度过每一天。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石坛雨长碧苔藓,水屋风动青珊瑚”两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林深无人鸟相语,涧浅有石水自呼”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老来百事懒慢极,只愿无事日徜徉”则表达了诗人晚年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他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晚年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豁达,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