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茅冈隐居

宋·释绍嵩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林壑深藏人不见,水云相护鸟相呼。

清风明月长相伴,野径幽花自可娱。

从此逍遥天地外,不须更问世间途。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茅冈之地的主人是一位古代的醇厚儒者,他慷慨地邀请我在冈头建造隐居之所,林壑深深隐藏,外人难以窥见,水云缭绕间,鸟儿相互呼唤,清风明月成为我的长久伴侣,野径旁的幽花自得其乐,从此我逍遥于天地之外,不再需要询问世间的道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向往并实现的隐居生活,茅冈地主作为一位古代的醇厚儒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他邀请诗人隐居于此,共同享受自然之美,诗中通过“林壑深藏”、“水云相护”等意象,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清风明月、野径幽花成为诗人精神世界的寄托,体现了其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隐居图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优美和隐居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诗中“清风明月长相伴,野径幽花自可娱”两句尤为传神,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公与无奈,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茅冈隐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古代醇厚儒者品德的敬仰和追求,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