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遇兰
宋·释绍嵩
偶行幽径岂寻春,忽见丛兰紫茁新。
野色清香飘远客,山光秀色映闲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常通过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悟与情感。
译文
偶然间行走在这幽静的小路上,并非特意来寻找春天的痕迹,忽然间,眼前出现了一丛新生的紫色兰花,显得格外鲜嫩,野外的清新香气随风飘散,吸引着远方的客人;山间的秀丽景色映照着悠闲自在的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山间小路上偶遇兰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诗中“偶行”与“岂寻春”表明诗人并非刻意寻找春色,而是偶然间发现了春天的美好;“丛兰紫茁新”则直接描绘了兰花的鲜嫩与美丽;“野色清香”与“山光秀色”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秀丽,同时也映衬出诗人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日山景图,诗人通过“偶行”与“忽见”两个动词,巧妙地表达了偶遇美景的惊喜与愉悦;而“丛兰紫茁新”则通过色彩与形态的描绘,使兰花形象生动,跃然纸上,诗人还通过“野色清香”与“山光秀色”的描写,将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记载,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宋代时期,文人墨客多喜欢游历山水,寻找灵感,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也不例外,他或许在游历山间时,偶然间发现了这丛新生的兰花,被其美丽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