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酒熟邀皆去,茅屋诗成懒更裁。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田家酒熟邀皆去,茅屋诗成懒更裁。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寂静的前村人家,柴门紧闭,门外是一片苍茫暮色,只有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树木朦胧可见,孤鹤在松枝上筑巢栖息,柴门寂静访客稀少,绿竹生长含露,像少女脸上搽了粉;荷花凋落,好似艳丽少女的衣裳褪去了颜色,田家的美酒酿熟时我常被邀请去品尝,而我自己写的诗作却懒得再费心去修改裁减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时的闲适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田园生活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首联写隐居山林的孤寂;颔联写空林人稀;颈联写山林美景;尾联写诗人山林隐居之乐,其中隐含慵懒无聊之意。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山居所见所感为题材,描绘了诗人暮年隐居蓝田辋川时的生活情景,前六句写山居所见景色,后两句写诗人的活动,全诗层次分明,色彩鲜明,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和高洁的志趣,诗人以“寂寞”二字起笔,点出隐居生活的冷清和孤寂,接着通过“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冷清和孤寂,颈联“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美景的清新和艳丽,尾联“田家酒熟邀皆去,茅屋诗成懒更裁”则通过诗人与田家的交往和诗人自己的创作活动,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怡然自得的心情。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早已发出“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酬张少府》)的慨叹,诗人晚年更是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作于辋川别墅,诗人已年近六旬,他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因而他晚年的诗歌创作也多是描绘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表达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创作的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佳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