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山中雨来雾先合,此日先生戴笠归”出自宋代诗人释文珦的《山中遇雨》,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山中遇雨
宋·释文珦
山深云气重,林密鸟声稀。
风定花犹落,山中雨来雾先合。
路迷芳草远,日暮白云归。
此日先生戴笠归,满襟清露湿秋衣。
作者简介
释文珦(生卒年不详),南宋末年僧人,字潜夫,自号无文道人、山林外史,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一生苦行颂佛,诗文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闲适之情,风格清新自然,释文珦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被收入《两宋名贤小集》等诗集。
译文
山中的云雾深沉浓重,树林茂密使得鸟鸣声变得稀疏,风停下来后,花瓣依然缓缓飘落;山中即将下雨时,雾气先一步弥漫开来,道路在茂密的芳草中变得模糊难辨,日暮时分,白云伴随着归人,这一天,先生戴着斗笠归来,衣襟上沾满了清凉的露水,打湿了秋日的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雨前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归隐生活,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山深云重、鸟声稀疏、风定花落、雨来雾合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路迷芳草、日暮白云、先生戴笠归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归隐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雨前的自然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的“先生戴笠归”等意象,也展现了诗人归隐山林、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文珦作为南宋末年的僧人,一生苦行颂佛,对山林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中隐居期间,遇到雨前景象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通过描绘山中雨前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归隐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山中遇雨》是一首描绘山中雨前景象和诗人归隐生活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