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别本:
灯前自了读残经,风入疏帘月入棂。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注:后两句实际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此处为构建情境而合并提及,原诗中并无此两句,以下分析基于前四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赋、文、论等多个领域,其诗作在晚唐成就颇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秋夜里,银色的烛光映照着清冷的画屏,宫女手持轻薄的丝绢小扇,在庭院中追逐飞舞的萤火虫,皇宫的石阶上夜色如水般清凉,她斜卧在榻上,遥望着天空中牛郎织女的双星。
(注:因后两句非杜牧原句,故在此译文中不包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宫中秋夜的景象,通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流萤”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宫女在夜晚的寂寞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追逐萤火虫和仰望星空的细节得以体现。
赏析
杜牧此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深宫生活的孤寂与对自然美好的向往,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以冷色调开篇,奠定了全诗清冷孤寂的基调;次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则通过宫女扑萤的动作,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同时也暗示了宫女的无聊与寂寞;后两句则进一步通过夜色与星空的描绘,将宫女的思绪引向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结合杜牧的生平与作品风格,可以推测此诗可能是他基于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想象而创作,杜牧虽曾一度入朝为官,但仕途并不顺畅,对宫廷生活的了解与感受可能促使他创作出这样一首反映宫女生活与情感的作品,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相对较高,也为杜牧创作此类题材提供了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