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石竹
唐·司空曙
蛱蝶飞来石竹丛,罗襦曾试绣纹重。
朝朝开暮暮落,自惜为花不为容。
作者及朝代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为长林丞,贞元初,水部郎中,为剑南节度使韦皋所辟,入为尚书郎,出为刺史,诗多赠别留念之作,风格闲淡婉约,司空曙与卢纶等人共称“大历十才子”。
作者简介
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辗知而赒之,工诗,与卢纶、钱起、耿湋等齐名,称“大历十才子”,曙亦善书,有行书《王右丞集序》。
译文
蝴蝶在石竹花丛中飞舞,我曾试着用罗衣去捕捉那绣有重重花纹的蝴蝶,石竹花朝朝开放,暮暮凋落,它自怜自惜,只因为自己是花而不是为了容颜美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蛱蝶在石竹丛中飞舞的情景,引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罗襦上的绣纹与石竹花相映成趣,但花开花落,时光易逝,诗人不禁感叹自己如同这石竹花一般,虽曾有过美丽,却终究难以长久。
赏析
这首诗以石竹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蛱蝶飞舞、花开花落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首句“蛱蝶飞来石竹丛”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次句“罗襦曾试绣纹重”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诗人曾经的青春岁月中;后两句“朝朝开暮暮落,自惜为花不为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司空曙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生活贫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石竹花的朝开暮落,正好触动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