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天马歌
唐·杜甫
大宛汗血古共知,
青海龙种骨更奇。
网丝旧画畏虚揜,
五彩今随玉辇驰。
天子之怒无他事,
只将迁怒索蕃马。
贰师兵甲费如山,
毛骨权奇不多得。
汉家天马出蒲梢,
虏骑闻之应胆慑。
身腾汗血汗如泉,
自随萧鼓乐喧阗。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
初谓只应天上有,
岂知已在世间流。
君不见,
金粟堆前松柏里,
龙媒去尽鸟呼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
青海的龙种马骨骼更是奇特非凡。
旧时的画作因害怕被虚掩而难以展现其美,
如今五彩的宝马随着天子的车驾奔驰。
天子发怒没有其他的原因,
只是因为迁怒于索要蕃邦的宝马。
李广利(贰师将军)的军队耗费了如山的钱财,
但这样奇特骨骼的宝马并不多见。
汉朝的天马出自蒲梢,
敌国的骑兵听到这个消息应该胆寒。
它们奔腾时流出的汗水如同泉水,
伴随着箫鼓的音乐声热闹非凡。
归来后却责怪那些丹青画家,
他们笔下的马匹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神骏。
起初以为这样的宝马只应天上有,
哪里知道它们已经在世间流传。
你没有看见吗?
在金粟堆前的松柏之中,
那些宝马已经离去,只留下鸟儿在悲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汗血宝马的神奇与珍贵,反映了唐朝皇帝对宝马的渴求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诗中提到的“贰师兵甲费如山”指的是汉武帝为获取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而派遣李广利(贰师将军)发动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诗中也表达了对宝马逝去后的哀愁与怀念。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汗血宝马的神奇与珍贵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比旧画与新马的差异,突出了宝马的非凡之处,诗中也蕴含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反映了唐朝皇帝对宝马的过度追求以及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诗中的“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愁”一句,更是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宝马逝去的哀愁与怀念,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皇帝对宝马的渴求有关,在唐朝时期,宝马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们常常为了获取宝马而不惜花费巨资,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汗血宝马的神奇与珍贵,以及为获取宝马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皇帝的奢侈生活,诗中也蕴含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