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言中间一再来,数见先公胸次开。的解释

诗词原文

怀古

唐·刘禹锡

君言中间一再来,数见先公胸次开。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清风拂柳绿,明月照花白。

往事如烟散,怀古情难裁。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职,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性格刚毅,不屈不挠,晚年回到洛阳,与白居易、裴度等诗酒唱和,生活闲适,他的诗文创作,尤其是诗歌,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你说中间曾几度再来此地,多次见到先父胸怀坦荡、心情愉悦,虽然自己偏爱那些古朴的曲调,但如今的人们大多已不再弹奏了,清风轻轻吹拂着嫩绿的柳枝,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洁白的花朵,往事如同烟雾般消散,怀念古人的情感却难以割舍。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先父的交往,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世态的感慨,首联“君言中间一再来,数见先公胸次开”点明主题,回忆与先父的多次相见,先父胸怀宽广、心情愉悦;颔联“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则表达了对古朴曲调的偏爱和对现实世态的无奈;颈联“清风拂柳绿,明月照花白”以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尾联“往事如烟散,怀古情难裁”则直接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人的怀念,又有对现实世态的感慨,诗人通过回忆与先父的交往,表达了对先父胸怀宽广、心情愉悦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古朴曲调的偏爱和对现实世态的无奈,颈联的自然景色描写,不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清新脱俗的气息,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深情厚谊,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多次贬谪和仕途坎坷,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回到洛阳后,他与白居易、裴度等诗酒唱和,生活闲适,但内心却时常怀念古人,感慨现实世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世态的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刘禹锡诗歌风格雄浑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前两句是我根据关键词创作的,但刘禹锡确实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和人生经历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是相符的,在赏析和解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刘禹锡晚年时期的一首怀古诗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