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顷芙蓉水满堤,绮窗只在画桥西。的解释

诗词原文

浣溪沙·百顷芙蓉水满堤

宋·秦观

百顷芙蓉水满堤,绮窗只在画桥西。

游人日暮归何处,尊酒滞留芳草凄。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题材广涉游仙、情感、咏史、咏物等,词名尤盛,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与黄庭坚并称“秦黄”,与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著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上百顷的荷花开满河堤,华丽的窗户就在画桥的西边,游人们日暮时分将要归向何处?酒樽还留在芳草凄迷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美景,以及游人在这样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情景,首句“百顷芙蓉水满堤”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荷塘的广阔与荷花的繁茂,次句“绮窗只在画桥西”则将视角拉近,点出了画桥西侧的华丽建筑,为画面增添了人文气息,后两句则通过游人的归处和酒樽的滞留,表达了游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塘的美景,以及游人在美景中的感受,词人通过“百顷芙蓉”和“水满堤”的描绘,展现了荷塘的广阔与荷花的繁茂,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而“绮窗只在画桥西”一句,则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景观,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层次,后两句则通过游人的归处和酒樽的滞留,巧妙地表达了游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秦观在游历或隐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所写下的一首抒情之作,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关注,这种情感也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这首《浣溪沙》就是他在面对夏日荷塘美景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