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萧然绝蔽亏,桂香初发自先知。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秋夜感怀

宋·陆游

一室萧然绝蔽亏,桂香初发自先知。

月华如水凉初透,风露沾衣夜正宜。

心静自能通妙理,身闲方得悟禅机。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鸟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一间简陋而空旷的屋子里,没有丝毫的遮掩和亏损(意指环境清幽,无物欲干扰),桂花初绽的香气,我第一个知晓,月光如水般清凉,初秋的凉意已透入室内,夜风带着露水,轻轻沾湿衣裳,这样的夜晚最是宜人,心境宁静自然能够领悟深奥的道理,身体闲适方能体悟禅机,这其中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我独坐在幽静的竹林里,聆听鸟儿的啼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一个秋夜中的所感所悟,首联通过“一室萧然”和“桂香初发”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绘秋夜的景色,月光如水,风露沾衣,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颈联转入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心修身,达到对人生哲理和禅理的领悟,尾联则以独坐幽篁听鸟啼作为全诗的收束,既是对前面意境的深化,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诗人陆游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一室萧然绝蔽亏”与“桂香初发自先知”两句,既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敏锐,而“心静自能通妙理,身闲方得悟禅机”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对人生哲理和禅理的深刻领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渴望收复失地,但多次上书言事均未被采纳,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年闲居期间,面对秋夜的宁静与美好,有感而发,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抒发内心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和禅理的深刻领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