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崔道融

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半烟半雨溪桥畔,卖酒人家新熟酒。

作者简介

崔道融,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东瓯,自号“东瓯散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江西上饶,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民生疾苦,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在晚唐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傍晚时分,我站在苕溪的上游,眼前是来来往往、数不清的采菱小舟,在溪桥边,烟雨朦胧之中,有一家卖酒的人家,正刚刚酿好了新酒,香气四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苕溪上的宁静景象,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首句“晚立苕溪溪上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次句“往来无数采菱舟”则通过描绘采菱舟的繁忙,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生活气息,后两句“半烟半雨溪桥畔,卖酒人家新熟酒”则进一步渲染了溪边的景色和人情味,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苕溪上的景色和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烟雨、溪桥、卖酒人家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静态的溪水和动态的采菱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和呼应,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声音等感官元素,如“半烟半雨”的朦胧色彩和“新熟酒”的香气四溢,使读者在视觉上和嗅觉上都得到了享受。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四方、隐居江西上饶期间所作,当时,诗人身处乡村之中,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淳朴,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他便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诗歌之中,创作出了这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珍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