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采菱曲
唐·张籍
秋日多佳日,采菱人语喧。
小舟随处去,幽意日相亲。
不道风波险,安知世路艰。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张籍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风格自然流畅,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采菱的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他们划着小船,随心所欲地穿梭在菱叶之间,与自然界的幽静之意日益亲近,他们不知道水上的风波有多么险恶,又怎能体会到人世间的道路是多么艰难,采完菱角后,他们满载而归,准备明天拿到集市上去卖,哪里会关心别人听到他们的歌声是快乐还是忧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采菱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纯真质朴、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前两句描绘了采菱的热闹场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间两句通过对比,暗示了采菱人对外界险恶的无知和对世路艰难的忽视;最后两句则通过采菱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漠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采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采菱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人以“秋日多佳日”开篇,为全诗定下了清新明快的基调,接着通过“采菱人语喧”和“小舟随处去”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采菱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通过“不道风波险,安知世路艰”等句,揭示了采菱人对外界险恶的无知和对世路艰难的忽视,从而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则通过采菱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漠然态度,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深感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借用了采菱人的形象和生活场景,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描绘采菱人的纯真质朴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诗人既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又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通过采菱人的视角来观察人间悲欢离合,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