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旧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论。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平蔡州愬,功居第一勋。

三千随李愬,百万杀回纥。

始结山寺盟,终立庙堂勋。

淮西既平定,岐路忽离分。

雪夜入蔡州,虏血染刀刃。

天街白露下,扫雪收麾军。

愬死元和中,朝野皆悼惜。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三生石上旧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论。

今看画中人,犹是昔时勇。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译文

(针对“三生石上旧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论”两句)

在三生石上铭刻着前世的精魂,

今朝邂逅相逢,无需再细论前尘。

释义

“三生石上旧精魂”意指前世因缘早已注定,三生石是传说中记载前世因缘的石头;“邂逅相逢莫重论”则表达了即使今生偶然相遇,也不必再去深究过去的种种,因为一切早已命中注定。

赏析

这两句诗以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命运,三生石上的旧精魂,象征着前世因缘的深厚与不可磨灭,而邂逅相逢则强调了缘分的奇妙与不可预测,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敬畏和对缘分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然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纪念唐代名将李愬而作,李愬在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后因朝廷内部斗争而遭遇不公,白居易在诗中不仅赞扬了李愬的英勇与功勋,还表达了对李愬命运的同情与惋惜,而“三生石上旧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论”这两句,则可能是诗人在感慨李愬一生功过是非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生石上旧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论”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并不处于核心位置,但它们却以其独特的哲理性和艺术性,成为了这首诗中广为流传的佳句。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