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聚双蛾愁不敛,阑干落照重魂消。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菩萨蛮·春愁

唐·温庭筠

宝函鸾镜开新霁,碧聚双蛾愁不敛。

背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秋夜长。

阑干落照重魂消,玉井苍苔春院静。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词著称,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的诗词风格浓艳精巧,多写闺情,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温庭筠才思敏捷,但仕途不顺,一生坎坷,多流连于酒肆歌楼之间,其作品多反映这种生活状态。

译文

宝镜新磨映晴天,双眉紧锁愁难展。

背靠着画屏回忆往事,一切都不再,只留下相思的字眼。

记得当年初入宫时,三十六宫秋夜漫长无边。

栏杆外夕阳余晖映照,魂魄消散,玉井旁苍苔覆盖,春院寂静无声。

释义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的春愁,上片写女子晨起梳妆,双眉紧锁,愁绪难消,回忆往事,只留下无尽的相思,下片则回忆初入宫时的情景,秋夜漫长,如今栏杆外夕阳映照,春院寂静,更添几分愁绪。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的内心世界,上片通过“宝函鸾镜”、“碧聚双蛾”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貌与愁绪,背倚画屏思往事”一句,将读者带入她的回忆之中,下片则通过“记得少年初选入”一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与现在的“阑干落照重魂消”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女子的愁绪与孤独,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温庭筠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流连于酒肆歌楼之间,对宫中女子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这首词可能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愁绪与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