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愁思

宋·杨万里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归舟。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译文

本想通过吟诗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但等到诗句吟成之后,却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愁,满头白发的我至今仍未能归乡,茫茫青山之中,哪里才是载我归去的船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乡之情,首句“吟诗本欲相消遣”点明了诗人吟诗的原意是为了消遣时光,排解心中的不快;次句“及到吟成字字愁”则笔锋一转,说明吟诗的结果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愁绪;后两句“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归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愁”为核心,通过吟诗这一行为,巧妙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句与次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吟诗前后心情的巨大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则通过“白发满头”与“青山何处是归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苦与思乡之情,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与亲人,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归乡的渴望,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杨万里也面临着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等种种困境,这些困境都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愁苦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吟诗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加深了他的愁绪,他写下了这首《愁思》,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