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秦娥·用太白韵
宋·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中原但有骨如麻,杜曲应无花似酒,空怅望,鸠呼雨过,樱笋春暮。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早年仕途不顺,后得孝宗赏识,累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他擅长诗文,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楼阴处光线暗淡,栏杆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天上皓月当空,皓月之下,微风轻拂,露水点点,杏花如同雪花般飘落,烟雾缭绕中,漏壶的滴水声像是被堵塞的金虬在呜咽,帷帐昏暗,灯芯凝结成花,灯花凝结时,我仿佛做了一会儿春梦,梦中来到了辽阔的江南水乡。
中原大地如今只剩下白骨累累,杜曲之地恐怕也没有花团锦簇、美酒盈杯的景象了,我空自怅望,只听得斑鸠声声啼叫,春雨过后,樱桃和春笋都已过了最佳的采摘时节。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楼阴、月影、风露、杏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下片则转入对中原战乱和杜曲(代指故乡或美好之地)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上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心中的孤寂与愁绪;下片则直接抒发对中原战乱和故乡变迁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心弦,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骨如麻”、“花似酒”等,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深意,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中原地区长期遭受金朝侵略,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范成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他也十分怀念故乡的美好时光,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他也借古讽今,对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进行了委婉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