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岂复能强健,末路惟应足抵巇。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病身岂复能强健,末路惟应足抵巇。

壮志未酬心不死,残年犹自惜分阴。

床头书卷闲堪读,窗下琴樽兴未阑。

莫道此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潺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病弱的身体哪里还能强健如初,人生的末路大概只能面对艰难险阻了,虽然壮志未酬但我的心意并未死去,在这残年之中我仍然珍惜每一分光阴,床头摆放的书卷闲暇时可以阅读,窗下的琴和酒樽兴致未尽,不要说此生再也没有年轻的时候了,你看门前的流水还在潺潺流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中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病身岂复能强健,末路惟应足抵巇”直接点出病弱之躯和人生的艰难;颔联“壮志未酬心不死,残年犹自惜分阴”则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但壮志未酬、珍惜光阴的决心;颈联“床头书卷闲堪读,窗下琴樽兴未阑”描绘了诗人病中的生活状态,读书弹琴以自娱;尾联“莫道此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潺潺”则以流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乐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病中抒发感慨之作,全诗情感深沉而又不失乐观,首联以病弱之躯和人生末路的艰难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则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但壮志未酬、珍惜光阴的坚定信念,颈联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尾联则以流水为喻,寓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乐观精神,使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时期,他身体日渐衰弱,但仍心系国家大事,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病中感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陆游在病中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