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态风姿紫府仙,直疑清夜降羊权。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夜观紫府仙人图》

唐·李商隐

雾态风姿紫府仙,直疑清夜降羊权。

云屏半掩珊瑚枕,琼箫一曲水云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紫府中仙人的姿态如同雾一般缥缈,风一般轻盈,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清冷的夜晚降临的羊权仙人,云屏半掩,露出珊瑚枕的一角,仙人在水云之间吹奏着琼箫,一曲悠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紫府仙人的美丽画卷,首句“雾态风姿紫府仙”以雾和风来比喻仙人的姿态,既缥缈又轻盈,充满了仙气,次句“直疑清夜降羊权”则通过“直疑”二字表达了诗人的疑惑,仿佛真的看到了清夜降临的羊权仙人,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生活环境,云屏半掩,珊瑚枕露,琼箫一曲,水云之间,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紫府仙人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仙人画卷,诗人以雾和风来比喻仙人的姿态,既形象又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仙人的轻盈和缥缈,诗人还通过“直疑清夜降羊权”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羊权仙人的传说,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生活环境,云屏、珊瑚枕、琼箫、水云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美丽动人,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仙道文化的热爱和向往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往往通过追求仙道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仙道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观赏一幅紫府仙人图时,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佳作,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商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