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年年当此时,钿车宝马相追随。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伊昔年年当此时,钿车宝马相追随”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与关键词意境相近,且为同一作者作品,故以此诗为代表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嬉戏。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释义

此词描写元宵佳节之夜,人们狂欢的景象,以及词人寻觅意中人的过程,上片描绘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下片则写词人寻觅意中人的过程,以及最终发现意中人的惊喜之情,全词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赏析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下阕则写人烟稀少、冷寂凄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的孤寂之感和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词人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将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升平之中,辛弃疾投身抗金斗争,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排挤和打击,在一个元宵佳节之夜,他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