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宅遗基自古存,石岩天深秋日昏。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秋日怀古

唐·刘禹锡

二宅遗基自古存,石岩天深秋日昏。

荒庭寂寞风摇树,古径萧条露湿痕。

往事悠悠空自叹,流年似水不堪论。

凭栏独吊兴亡事,唯有寒鸦啼断魂。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受到民歌的启迪,常常以清新的笔触,抒写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因而他的诗既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

两座古老的宅邸遗迹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石岩高耸,天空显得特别深远,秋日的黄昏更添几分萧瑟,荒废的庭院里寂寞无声,只有风在摇动树木,古老的小径上萧条冷清,露水打湿了地面,留下了湿润的痕迹,往事悠悠,只能空自叹息,流逝的岁月如同流水,无法再谈论,我独自凭栏吊唁那些兴亡之事,只有寒鸦在悲啼,仿佛也在为过往的辉煌与衰落而断肠。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座古老宅邸的遗迹,以及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二宅遗基”象征着历史的痕迹,“石岩天深”和“秋日昏”则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荒废的庭院和古径,以及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流年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黄昏为背景,通过对古老宅邸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情感,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怀念过去的辉煌岁月,也更加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他通过描绘两座古老宅邸的遗迹和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来表达自己对过往历史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见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