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唐·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空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又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又
万里家山秪梦魂,千年白帝空祠庙。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珣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其先祖为波斯人,后移居中原,至李珣已三世,李珣兄妹多人皆以文学知名,李珣排行十九,人称“李十九”,他学识渊博,通晓音律,擅长诗词,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有《琼瑶集》,已佚,现存词五十四首,多写闺情,风格清婉。
译文
在遥远的蜀地,我梦中常常回到万里之外的家乡,但现实中只能面对千年孤寂的白帝庙,青枫江上的孤舟中,我独自漂泊,即便不听那凄厉的猿啼,心中也已悲痛欲绝。
释义
万里家山秪梦魂:指诗人远离家乡,只能在梦中回到万里之外的故乡。
千年白帝空祠庙:白帝庙历经千年,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庙宇,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词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句“万里家山秪梦魂”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千年白帝空祠庙”则通过历史的遗迹,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思念的沉重和无奈,青枫江上的孤舟和凄厉的猿啼,更是将诗人的孤独和悲痛推向了极致,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李珣漂泊异乡、远离家乡之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李珣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遇挫折和磨难,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他常常思念家乡和亲人,这种思念之情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作为一位对历史有着深刻理解的文人,李珣也通过描绘白帝庙等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