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只成诗。的解释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解闷十二首·其七》,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解闷十二首·其七》

唐·杜甫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李峤真成健笔翁,春风剪得水成纹。

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只成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陶冶性情需要依靠什么东西呢?那就是新诗写成后自己反复吟诵,谁知道谢朓、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才华,我也颇学阴铿、何逊那样用心苦吟,李峤真可称得上是健笔如飞的诗人,他的诗作就像春风裁剪出的水波纹理一样清新自然,每当回想起过去的事情,我就想要仰天痛哭,但又怕惊扰了路上的行人,所以只能把这些情感写成诗篇。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用心,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情感挣扎,他通过对比自己和前代诗人的创作经历,展现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刻感悟,他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些情感都凝聚在了他的诗篇之中。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深刻,首联直接点出诗歌创作对于陶冶性情的重要性,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对比前代诗人的才华和自己的用心苦吟,展现了杜甫对诗歌艺术的敬畏和追求,颈联则通过赞美李峤的诗作,进一步突出了诗歌艺术的魅力,尾联则表达了杜甫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些情感都通过诗歌的形式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杜甫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这也是他诗歌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创作过程中有感而发之作,当时他身处乱世,生活困顿,但他依然坚持诗歌创作,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这首诗中,他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些情感都凝聚在了他的诗篇之中,成为了他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