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友
唐·韦庄
羁愁只忆中山酒,贫病长悬子夏衣。
想得此时情切切,泪沾红袖欲思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名声大振,乾宁元年(894年),再试时进士及第,出任校书郎,后历任左补阙、左拾遗等职,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前蜀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身处异乡的我,满心愁绪,只怀念那中山的美酒;生活贫困又身染疾病,时常牵挂着你(子夏,此处借指友人)的寒衣,想到此刻的你我,情感深切,泪水沾湿了衣袖,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渴望。
释义
“羁愁只忆中山酒”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因愁绪而怀念家乡美酒的情感;“贫病长悬子夏衣”则体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心系友人的温暖与关怀。“想得此时情切切,泪沾红袖欲思归”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首句“羁愁只忆中山酒”以酒为引子,既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愁绪,又勾起了对家乡美好时光的怀念,次句“贫病长悬子夏衣”则通过“子夏衣”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关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后两句“想得此时情切切,泪沾红袖欲思归”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情感,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衰败和五代的更迭,仕途坎坷,生活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怀念家乡的美好时光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这首诗正是他在异乡漂泊、生活困顿时,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眷恋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作为一位诗人的敏感与深情,以及他对生活、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