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永夜,多情多病一衰翁。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势连绵不断,河流宽广悠长。
四周是万家灯火,照亮了整个城市;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闪烁着光芒。
晴天里,风吹古树,仿佛阵阵雨声;月光下,平沙如霜,夏夜清凉。
我能够在这江楼上度过漫漫长夜,只因我是一个多情多病、年老体衰的老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楼上眺望远方,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慨,以及自己多情多病、年老体衰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颇具特色,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夜景图,诗人也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抒情上,诗人通过“能就江楼消永夜,多情多病一衰翁”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夜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诗人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楼,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关键词“月满江楼午夜钟,多情多病一衰翁”虽然并未完全出现在原诗中,但“月照平沙夏夜霜”与“多情多病一衰翁”两句,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夜晚在江楼上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月满江楼”与“午夜钟”的意境,也在诗中得到了巧妙的体现和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