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妙体难寻斤斲处,高吟宁堕膝横边。
(注:“妙体难寻斤斲处,高吟宁堕膝横边”这两句并非贾岛《题李凝幽居》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一次虚构的嵌入,原诗最后两句为“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著名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栖居长安南郊,“骑驴苦吟”,人称“苦吟诗人”,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炼句,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相伴,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田野的景色便分列两边,搬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层的根基,这美妙的景致难以用斧头去雕琢,高声吟诵时又怎会轻易放弃膝行而前的执着与热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李凝幽居时的所见所感,前六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幽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后两句“妙体难寻斤斲处,高吟宁堕膝横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创作态度,认为自然之美难以用人工去雕琢,而自己在创作时应保持对美的执着追求,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赏析
这两句诗“妙体难寻斤斲处,高吟宁堕膝横边”是虚构的,但在此情境下,它们巧妙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氛围,前一句“妙体难寻斤斲处”用“斤斲”(即砍伐、雕琢)来比喻对自然美景的改造,强调了自然之美的天然与不可复制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珍视,后一句“高吟宁堕膝横边”则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热情,即使面临困难与挑战,也绝不轻言放弃,体现了“苦吟诗人”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想象,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通过描绘友人李凝的幽居环境,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他也借诗中的“妙体难寻斤斲处,高吟宁堕膝横边”两句,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坚持与追求,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保持对美的追求和对创作的热爱,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这首诗中,也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