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图左辅今仍重,甲令名藩此正该。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边镇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黄图左辅今仍重,甲令名藩此正该。

地控三边雄节镇,天开万里壮关隘。

旌旗猎猎寒光闪,鼓角声声夜气催。

自古英雄多壮志,边关烽火照云台。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译文

黄色的版图(指中原地区)中,左边的辅弼之地如今仍然重要,甲令(指朝廷的命令)所及的名藩大镇,这里正是应当具备的,此地地势险要,控制着三边的雄关重镇,天空仿佛为这里开辟了万里的壮阔关隘,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闪烁着寒光,鼓角声声在夜晚回荡,催促着战士们前行,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多怀有壮志豪情,边关的烽火照亮了云台(象征着朝廷的权威和荣耀)。

释义

首联“黄图左辅今仍重,甲令名藩此正该”点明了边镇的重要地位,既是中原地区的左辅之地,又是朝廷命令所及的名藩大镇,颔联“地控三边雄节镇,天开万里壮关隘”进一步描绘了边镇的地理优势和军事重要性,颈联“旌旗猎猎寒光闪,鼓角声声夜气催”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现了边关战士的英勇和战争的紧张氛围,尾联“自古英雄多壮志,边关烽火照云台”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边镇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边关战士的英勇和边镇的军事重要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和动感,作者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边疆地区战乱频繁,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李商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安危之重,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边关战士的英勇和边镇的军事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