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古道荒凉落日斜,
过去英贤联踵武。
几多能事悉尘埃,
独倚危栏空叹嗟。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过上了一种情致高雅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
译文
古老的道路上荒凉寂静,夕阳斜照,
往昔的英雄贤士一个接一个地走过这里。
他们曾经的辉煌成就大多已化为尘埃,
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只能空自叹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道荒凉、夕阳斜照的景象,引出对过去英贤的怀念,诗中“过去英贤联踵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英雄贤士的连续出现,而“几多能事悉尘埃”则表达了这些英雄贤士的辉煌成就大多已随时间流逝而化为尘埃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独倚危栏,空自叹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英雄逝去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对古道荒凉、夕阳斜照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的氛围,诗中“过去英贤联踵武”一句,既展现了历史上英雄贤士的辉煌,又暗示了他们的连续性和传承性,而“几多能事悉尘埃”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英雄逝去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袁枚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一种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之中,他通过描绘古道荒凉、夕阳斜照的景象,以及对过去英贤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变迁、英雄逝去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袁枚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历史传承和英雄精神的敬仰与怀念,在袁枚的诗歌创作中,这种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感悟是贯穿始终的,也是其诗歌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