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汝山行
唐·刘禹锡
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
风烟寂历古原上,一鸟飞鸣万木秋。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壮阔,常抒发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译文
汝山虽然不高,但上面却少有高大的树木;汝水虽然不深,以至于无法承载大型的船只,在古老的原野上,风烟寂寥,只有一只鸟儿在秋天的万木丛中飞翔鸣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汝山和汝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汝山不高,缺乏高大的乔木,汝水不深,无法承载巨舟,这些看似平淡的描述,实则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一鸟飞鸣万木秋”,以动衬静,更添一份寂寥与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汝山和汝水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汝山和汝水虽然平凡,但诗人却能从中发现不平凡的美,这种美不仅在于景色本身,更在于诗人对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哲思,最后一句“一鸟飞鸣万木秋”,以动衬静,将秋天的寂寥与深远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深刻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在贬谪期间,他游历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汝山和汝水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豁达面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