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伏会应齐北叟,朱愚那复问南荣。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草色饶春意,阶砌花光滟日华。

倚伏会应齐北叟,朱愚那复问南荣。

闲来无事心自静,兴至有情笔自花。

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林犹有未开花。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其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疾苦。

译文

门前庭院中的草色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台阶上的花朵在阳光下闪耀着光彩,依靠与伏藏或许应与北叟的智慧相齐,而朱愚又何必再去向南荣子綦询问呢?闲暇无事时心情自然平静,兴致来时情感自然流露于笔端,不要说这闲居的生活没有滋味,前面的树林里还有未开的花朵等待我们去欣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联写庭院中的春色,草色青青,花光滟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颔联中的“倚伏会应齐北叟,朱愚那复问南荣”引用了典故,北叟指老子《道德经》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哲理,南荣则指《庄子》中的南荣趎,曾向老子问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祸福相依、智愚无别的深刻认识,以及不再向外寻求答案的豁达心境,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自在与闲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得诗歌意蕴深厚,耐人寻味,诗人以平易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使得诗歌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晚年时他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闲居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就是他在闲居生活中对人生哲理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和感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