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陆游
诗翁白发经秋甚,为问穷愁有几篇。
海内风尘诸老尽,天涯人事几多迁。
孤灯听雨心如梦,一径扫花意似禅。
却忆西楼明月夜,故人零落已堪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诗翁的白发已经历了无数个秋天,试问这世间的穷愁之作又能写下几篇呢?海内战乱频仍,老一辈的文人墨客大多已经逝去,天涯各处的人事又经历了多少变迁,孤灯之下听着秋雨淅沥,心中如同梦境般迷离,小径上清扫落花,心境却似参禅一般宁静,回想起西楼明月夜下的情景,那些故人如今已经零落不堪,真是让人心生怜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翁(即诗人自己)的白发与穷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怜,首联直接点出诗翁的白发与穷愁,设问引出下文;颔联进一步描述海内战乱、人事变迁的凄凉景象;颈联则以孤灯听雨、扫花参禅的意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尾联则回忆西楼明月夜下的故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怜。
赏析
这首诗以秋为背景,通过描绘诗翁的白发、穷愁、孤灯听雨、扫花参禅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诗人也通过回忆西楼明月夜下的故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怜,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厚意,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经秋甚”、“几多篇”等词语,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愁绪的深重,又使整首诗的语言更加凝练、生动。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政治腐败,使得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虽然心怀壮志,但却难以施展才华,只能以诗文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白发与穷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