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桥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龙。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三峡桥

唐·张说

三峡桥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龙。

行人莫向此间过,风急云昏水气重。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擅长诗文创作,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自然之作,也有雄浑豪放之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三峡桥西的道路无法通行,那里的水深且石怪,仿佛有蟠龙在潜藏,行人最好不要从这里经过,因为这里风急云昏,水气浓重,十分危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桥西路段的艰险与奇异,首句“三峡桥西路不通”直接点出主题,说明此路难以通行,次句“水深石怪自蟠龙”则进一步描绘了该地的自然景象,水深且石怪,仿佛有蟠龙潜藏其中,增加了神秘与危险的气息,后两句则是对行人的劝诫,告诫他们不要冒险从此处经过,因为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风急云昏,水气浓重,极易发生危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三峡桥西路段的艰险与奇异,诗人通过“水深石怪自蟠龙”的描绘,将三峡桥西的自然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行人莫向此间过”的劝诫,表达了对行人的关怀与担忧,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游历三峡时所作,当时,他或许亲身经历了三峡桥西路段的艰险与奇异,深感其神秘与危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与关注,以及他们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历山水,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